1. <big id="qukbl"><nobr id="qukbl"></nobr></big>

      1. 中國軌道交通未來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2019-07-17瀏覽量:2674

        分享:

              在現代經濟社會發展中,軌道交通是新型城鎮化和城市化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命脈。只有高度重視軌道交通發展,我國的交通強國戰略和交通運輸現代化建設才有可能順利推進。
        一、經濟高質量發展對軌道交通發展的新要求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以下簡稱“黨的十九大” )對我國經濟發展所處的階段進行了科學分析和判斷,明確指出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較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和重要。為完成這一歷史階段的轉型發展任務,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原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動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基本路徑,切實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 4 方面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三有”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要求
        1、 質量變革
              改革開放以來的很長一段時期,我國以謀求發展和擺脫貧困為基本目標,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利用國內外的市場資源,最大限度地釋放人口紅利,形成了一整套以提高發展能力和加快增長速度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模式。然而,發展質量一直未被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隨著我國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張,尤其是在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并將日本遠遠甩在身后之后,環境問題、資源過度開發問題越來越突出,成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攔路虎”。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成為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舉國上下的基本共識。在我國交通運輸發展歷程中,軌道交通長期不被重視,即便是在能最大限度發揮其效能的大城市,通常也是被迫、被動發展,并以解決交通擁堵和配合城市規模擴張為發展的基本條件。近些年來,隨著對城市交通發展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軌道交通的地位逐步提升,成為城市及城鎮化區域交通高質量發展的要素和引領力量。
        2 、效率變革
              高質量發展需要效率的有力支撐和保障。在交通運輸方面,我國各種運輸方式由于缺乏銜接,運輸綜合效率長期以來難以提高。為了提高效率,實質性地扭轉效率低下的發展格局,我國需要從宏觀和微觀 2 個層面實現效率的徹底變革。宏觀層面,要在繼續重視和提升勞動生產率、資本產出率的同時,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微觀層面,要下大力氣轉變企業各自為政、僅在有限的產業環節中進行生產和銷售的運行方式,增強產業鏈協同能力,以供應鏈管理服務為手段,形成分工合作、關系緊密的高效率行業運行模式,培育具有整體競爭力的產業發展生態環境。軌道交通對于交通運輸整體效率的提升具有硬件串接、服務銜接轉換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國需要深入研究軌道交通在交通運輸發展和運行效率變革中發揮作用的途徑和模式,在加快軌道交通效率變革的同時,促進其他運輸方式不斷提升效率。
        3 、動力變革
              為實現質量變革和效率變革,不僅需要將質量與效率置于經濟發展的重要位置,更需要不斷尋求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培育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動能。
             (1)把握我國近 14 億人口全面實現小康以及現代化發展為動力變革帶來的國內市場新機遇,精心謀劃以質量和效率為內在特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式以及需求滿足方式,使供需匹配、供給引導需求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能;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基本方略,精準捕捉各種需求,調整需求結構,形成供需良性循環和持續發展模式。
            (2)按照需求結構調整產業發展要求,以在我國已形成的世界級大市場中構建全產業鏈為目標,形成具有內在發展動能的產業結構,最大限度地發掘產業發展價值,使產業邁向價值鏈的中高端。
            (3)在“三有”經濟體制的保障下,根據需求結構、產業結構調整要素投入結構,最大限度地減少無效投入,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的精準對接中形成高效率、低成本的發展模式。軌道交通既具有大容量、低碳環保的運行特性,又具有聚集城市和城際交通運輸需求的組織特征。應發揮好軌道交通的此類優勢,建設銜接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綜合運輸樞紐,以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規?;l展。
        (二)、對軌道交通發展的新要求
              交通強國建設和交通運輸現代化發展將對交通運輸的分工格局和發展環境產生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同時,新一輪以信息科技、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為核心的技術革命和產業運行方式變革也在不斷推進。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尋求新的發展路徑,已成為我國在新形勢下的必然選擇。提升交通運輸發展質量的基本方向是網絡化、智能化的服務組織創新。網絡化、智能化需要組織載體和驅動力,而軌道交通的大容量、通道化運輸組織天然賦予其作為組織載體的重要角色。
        1 、對交通形態塑造的新要求
              信息化、智能化有效突破了傳統交通運輸服務價值鏈增值和服務組織規?;摹捌款i”,為推動我國交通運輸向高端化、信息化、集群化、融合化、生態化和國際化發展,提供了具有較強控制力、全過程服務優質、品牌價值一流的轉型升級新路徑。在遵循這種新路徑加快發展軌道交通的過程中,必然會利用軌道交通對交通需求以及交通流進行合理組織,從而增強其對交通運輸組織和服務形態的塑造能力。因此,為加快我國交通運輸現代化的步伐,構筑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必須充分發揮軌道交通對交通形態的塑造能力:①發揮軌道交通對交通組織形態的塑造能力,形成城市和城際大容量交通與跨區域長距離干線交通的規模對接,塑造網絡化、規?;?、高效化的運輸服務組織形態;②發揮軌道交通對交通服務產業形態的塑造能力,形成具有一體化服務運營能力的增值服務產業形態。
        2 、對運輸服務創新的新要求
              長期以來,我國運輸服務局限于各種運輸方式內部的服務組織,人們出行缺乏有效的全程組織,不僅導致運輸服務創新緩慢和創新能力不足,而且阻礙運輸服務產業鏈、價值鏈的拓展延伸。為了實現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戰略目標,我國亟須改變運輸生產組織方式落后的現狀,通過對各種運輸方式進行合理有效的硬件串接以及對服務進行全程銜接,構建我國交通運輸的全新服務組織形態,即按照現代產業組織網絡化、智能化的特征和趨勢,以創新運輸服務產業鏈為引領,實現以運輸服務鏈為核心的現代運輸方式,加快推進運輸服務方式和發展模式的轉型升級。軌道交通是城市和城際交通運輸服務組織的聚集要素。通過加強各種運輸方式與軌道交通的銜接,并為銜接提供重要的場所和載體,必將加快因規模經濟而催生的運輸服務創新和價值創造進程。
        3 、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趨勢
              基于上述分析,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要求,加快城際快速交通體系建設,完善城市內部交通運輸系統,成為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①需要推動城市間的產業分工合作、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共同保護、環境協同治理等;②需要依托交通運輸智能化服務和網絡化聯動,為軌道交通發展開拓更大的空間;③需要強化投資風險控制,以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對和引導需求。與此同時,交通運輸的總體發展趨勢是轉型發展與深度融合。轉型發展加快了交通運輸服務產業發展、空間結構調整、技術裝備更新、規則調整、業態創新的步伐,因此需要尋求引領力量,而具有交通形態塑造能力的軌道交通必然占據核心位置。融合發展可以培育運輸服務新方式,可依托交通運輸樞紐發展以運輸服務大網絡、產業發展大平臺、運輸組織大通道、服務產業全鏈條、企業運作新模式為特點的交通樞紐經濟。
        二、綜合運輸發展對軌道交通發展的要求
              經濟高質量發展對軌道交通的發展要求總體上是在綜合運輸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因此,加快軌道交通的發展,必須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優勢以及強化各運輸方式的銜接能力。
        1、基礎設施建設
             為提高綜合運輸效率、降低其成本、減少碳排放,必須改變各種運輸方式各自發展的現狀,將交通基礎設施補短板作為提升基礎設施發展水平的轉型攻堅方向,力爭實現綜合性發展( 即兼顧統籌建設、完善綜合服務功能和改革的發展 ),構建高效、低碳、經濟、便捷的交通基礎設施新體系。
        2、戰略產業發展
             必須轉變重建設、輕裝備、輕服務的觀念,將軌道交通技術裝備、使用維護等產業的發展納入交通運輸發展的軌道中,并給予積極、正確的產業政策扶持,形成與巨大國內市場相匹配的現代軌道交通產業體系。
        3、宏觀調控方式
              必須針對軌道交通發展的特點,對軌道交通所涉及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投資建設、軌道交通樞紐、運輸服務價格等各方面進行系統研究,形成與發展相匹配、與運行效率相適應、與其他運輸方式相銜接的軌道交通管理模式和調控方式。
        4、區域協調發展
              必須系統研究推進區域交通一體化發展的路徑和機制,打破區域交通發展的局限,綜合考慮跨區域經濟要素流動、產業分工合作、城鎮化布局和城市化區域發展資源,充分發揮各地區的稟賦優勢,加快建設城市和城際軌道交通網,實現區域交通一體化。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范例就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域以及長江三角洲地區。
        5、交通低碳發展
             必須按照交通運輸整體低碳發展的要求,將軌道交通發展納入綜合運輸發展的軌道,扭轉目前軌道交通發展相對獨立于綜合運輸體系建設及城市運輸樞紐布局的現狀,改變軌道交通建設中與其他運輸方式不銜接、重復建設的做法。
        三、未來我國軌道交通發展戰略重點
              黨的十九大后,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和推進我國交通運輸現代化成為新的戰略任務。應圍繞這一戰略任務,從理順軌道交通與其他運輸方式的關系、使組織和服務密切銜接的創新層面入手,在 10 大重點工程(即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四沿”通道、民用機場、港航設施、城市群交通、城市交通、農村交通、交通樞紐、智能交通)統籌建設的基礎上,提升軌道交通地位,創新軌道交通發展模式,加快我國交通運輸現代化的步伐。
              鑒于軌道交通在我國交通運輸現代化中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國今后的綜合運輸體系建設須高度重視軌道交通的發展,確立與之相適應的全新綜合運輸發展戰略任務,以便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優勢,實現全新的優化組合,合理利用各種運輸資源,建設運輸供給與需求相匹配的新體系。
        (一)、提升軌道交通的戰略地位
             (1)重構有軌道交通參與的各種運輸方式之間、基礎設施與使用系統之間協調發展和有機配合的綜合運輸新體系。各種運輸方式在布局和銜接上要協調,同時各種運輸方式的運行使用系統與交通網絡供給系統要有機匹配,以實現系統高效率。
             (2)發揮軌道交通在連續、無縫銜接和一體化的交通運輸服務組織中的作用。軌道交通與國家交通基礎網絡要形成一體化的物理連接,運行使用系統在運輸服務、市場開放、經營合作、技術標準、運營規則、運輸價格、清算機制、信息以及票據等方面要形成一體化的邏輯連接,運輸全過程要實現一體化的運輸組織和服務。
             (3)軌道交通要成為應用現代先進技術( 包括信息化、智能化、節能、安全、環保等技術 )的先導和引領。要以提高整個交通運輸系統的發展水平和質量以及管理和服務水平為切入點,依托軌道交通增強我國的交通供給能力,提高安全保障性,實現創新發展。
             (4)實現城市生活質量提高與軌道交通統籌協調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平衡。一方面,要建立發達、完善的現代化軌道交通運輸系統,以滿足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需要;另一方面,使軌道交通運輸體系的城市、城際空間發展結構和規模與經濟、社會、環境發展相協調,要通過調整供給系統、制定政策以及宣傳教育等方式,引導人們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交通消費價值觀,從而改善其交通出行行為。
        (二)、明確“軌道上的中國”建設重點
             (1)加快以軌道交通為支撐的交通樞紐設施建設。充分發揮交通樞紐對城市內部、外部、城際交通的有機聯系作用,提升綜合運輸體系的整體效率與效能。
             (2)培育以軌道交通為載體的交通樞紐經濟。在軌道交通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的結合部尋求樞紐經濟要素聚集發展的突破,加快交通與城市經濟、產業的融合聯動發展,培育城市經濟的新增長點。
             (3)加快以軌道交通為核心的交通標準化建設。促進多制式的技術融合,充分發揮“多規合一”的作用,使軌道交通成為交通銜接技術創新與標準建設的重要引導力量。
             (4)加快以軌道交通為引領的城鎮化建設。對于擁有軌道交通的城市,要充分發揮軌道交通在串接其他交通方式、優化城市空間和產業布局方面的作用,從城市區域交通的整體發展出發,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對于新建軌道交通的城市,要高起點規劃軌道交通網絡、交通樞紐,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的統籌規劃和綜合發展,解決好相應的政策、標準等問題,使軌道交通成為城市空間合理拓展、產業高效布局、要素合理流動的重要載體和引導。
        軌道交通在我國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只有高度重視其發展,提升其戰略地位,創新其發展模式,充分發揮其在優化交通運輸組織結構及城市空間結構中的作用,才能將我國建設成為交通強國,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

        關于宏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k

        1. <big id="qukbl"><nobr id="qukbl"></nobr></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