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ig id="qukbl"><nobr id="qukbl"></nobr></big>

      1. 電力行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發布時間:2020-07-16 瀏覽量:1432

        一、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
               (一)、新中國成立前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狀況
               從1882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經歷了艱難曲折、發展緩慢的67年,其間67年電力發展基本狀況是一個十分落后的百孔千瘡的破爛攤子,電廠凋零,設備殘缺,電網癱瘓,運行維艱,技術水平相當落后。
               到1949年發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僅為185萬千瓦和43億千瓦時,分別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
               (二)、新中國成立后的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狀況
               1949年以后我國的電力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1978年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712萬千瓦,發電量達到2566億千瓦時,分別躍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
               改革開放之后,電力工業體制不斷改革,在實行多家辦電、積極合理利用外資和多渠道資金,運用多種電價和鼓勵競爭等有效政策的激勵下,電力工業實行"政企分開,省為實體,聯合電網,統一調度,集資辦電"的方針,大大地調動了地方辦電的積極性和責任,迅速地籌集資金,使電力建設飛速發展,在發展規模、建設速度和技術水平上不斷刷新紀錄、跨上新的臺階。
               從1988年起連續11年每年新增投產大中型發電機組按全國統計口徑達1,500萬千瓦。各大區電網和省網隨著電源的增長加強了網架建設,從1982到1999年底,中國新增330千伏以上輸電線路372,837公里,新增變電容量732,690MVA,而1950至1981年30年期間新增輸電線路為277,257公里,變電容量70360MVA。
               改革開放以來到上世紀末,我國發電裝機和發電量年均增長率分別為7.8%、7.9%。發電裝機容量繼1987年突破1億千瓦后,到1995年超過了2億千瓦,2000年達到了3億千瓦。發電量在1995年超過了1萬億千瓦時,到2000年達到了1.37萬億千瓦時。
               進入新世紀,我國電力工業進入歷史上的高速發展時期,投產大中型機組逐年上升,2004年5月隨著三峽電站7#機組的投產,我國電源裝機達到4億千瓦,到2004年底發電裝機總量達到4.41億千瓦,其中:水、火、核電分別達10830、32490、701.4萬千瓦。2004年發電量達到21870億千瓦時。2000~2004年,5年凈增發電裝機容量14150萬千瓦,2004年我國新增電力裝機容量5100萬千瓦,超過美國在1979年創造的年新增裝機4100萬千瓦的世界歷史最高記錄。預計今年新增裝機容量約為6000萬千瓦,年末裝機容量將超過5億千瓦。
        二、我國電力系統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一)我國電力系統的現狀
        目前基本上進入大電網、大電廠、大機組、高電壓輸電、高度自動控制的新時代。
               1、電裝機容量、發電量持續增長。
        改革開放以來到上世紀末,我國發電裝機和發電量年均增長率分別為7.8%、7.9%。發電裝機容量繼1987年突破1億千瓦后,到1995年超過了2億千瓦,2000年達到了3億千瓦。發電量在1995年超過了1萬億千瓦時,到2000年達到了1.37萬億千瓦時。進入新世紀,我國電力工業進入歷史上的高速發展時期,投產大中型機組逐年上升,2004年5月隨著三峽電站7#機組的投產,我國電源裝機達到4億千瓦,到2004年底發電裝機總量達到4.41億千瓦,其中:水、火、核電分別達10830、32490、701.4萬千瓦。2004年發電量達到21870億千瓦時。2000~2004年,5年凈增發電裝機容量14150萬千瓦,2004年我國新增電力裝機容量5100萬千瓦,超過美國在1979年創造的年新增裝機4100萬千瓦的世界歷史最高記錄。預計今年新增裝機容量約為6000萬千瓦,年末裝機容量將超過5億千瓦。
               全國總裝機40000萬kW(2004年4月),發電量為18000億kW·h(2003年底)均居世界第二位(到2010年12月達到9.62億kW);全國人均裝機為0.2523kW,人均發電為1380kW·h,相當于世界人均用電量的1/2,相當于發達國家人均用電量的1/6。
               我國現有發電裝機容量在2000MW以上的電力系統11個,其中東北、華北、華東、華中電網裝機容量均超過30000MW,華東、華中電網甚至超過40000MW,西北電網的裝機容量也達到20000MW。南方電網連結廣東、廣西、貴州、云南四省,實現了西電東送。其它幾個獨立省網,如四川、山東、福建等電網和裝機容量也超過10000MW。
               各電網中500KV(包括330KV)主網架逐步形成和壯大。220KV電網不斷完善和擴充,到2000年底220KV以上輸電線路總長達598053km,變電容量達642280MVA。其中500KV線路(含直流線路)達26837km,變電容量達94470MVA。
               2、電力環保取得顯著成績
               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電力工業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控制煙塵排放,目前安裝電除塵器比例達到85%以上,煙塵排放總量較1980年減少32%以上,單位電量煙塵排放量減少了88%。1995年底結束向江河排灰,2002年廢水排放達標率達到97%,部分水資源缺乏地區實現了廢水“零排放”。2003年底大陸已累計建成投產的脫硫機組裝置容量約1000萬千瓦,脫硫設施產生的SO2去除量為96.9萬噸,單位電量二氧化硫排放量較1990年減少了40%。潔凈煤燃燒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技術引進取得進展,已經掌握了低氮燃燒技術。水電、核電和電網的環境保護得到高度重視。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高。供電標準煤耗從1978年的471克/千瓦時下降到2004年的376克/千瓦時;發電廠用電率從6.61%下降到5.95%;線路損失率從9.64%下降到7.59%;平均單機容量達到5.68萬千瓦。
               隨著500KV網架的形成和加強,網絡結構的改善,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得到改善。近10年間系統穩定破壞事故比前10年下降了60%以上。省及以上電網現代化的調度自動化系統基本實現了實用化。
              (二)電力行業的發展趨勢
               未來20年,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目前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1000美元,進入了世界中低收入國家行列,消費結構升級,工業化進程加快,城鎮化水平提高,人均用電量超過1400千瓦時,進入了重工業化發展階段。加快工業化、現代化進程對電力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1、信息化建設
        近年來,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進行,各個電力集團公司首先在有效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其中信息化建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我國電力信自、化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最初主要用于電力系統的計算及發電廠和變電站的自動監測、監控等方面。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20世紀末,信息技術開始進人電力系統的各個應用領域,并進一步由控制層、操作層、管理層向決策層延伸,各級電力企業紛紛建立各種各樣的信息系統,如:生產管理系統、設備管理系統、燃料管理系統、電力市場和營銷系統等。但這樣建立起來的信息系統雖然覆蓋了各方面的信息,同時也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為進一步建立數據倉庫等更深入的應用設置了一定的障礙。
          為此,2005年后,五大發電集團和兩大電網公司紛紛出臺規劃推進本集團范圍內的信息化整合工作,我國的電力行業信息化也因此獲得了巨大的發展。2009年,全國電力行業信息化市場規模達到153.9億元,2006-2009年行業年均增速達到20.71%。值得一提的是,各項規劃中,國家電網公司“SG186”信息化工程及“堅強智能電網”建設規劃對我國電力行業信息化建設的影響極為重大,意義深遠。目前,“SG186”信息化工程正已處于實施的中后期階段,“堅強智能電網”建設規劃具體內容也進一步得到完善,并將于2010年得到落實,電力信息化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2、加快電網建設,繼續推進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優化資源配置。
               加快推進西電東送三大通道的輸電線路建設,合理規劃布局,積極采用先進適用技術提高線路輸送容量,節約輸電通道資源。建設堅強、清晰、合理、可靠的區域電網。推進大區電網互聯,適當控制交流同步電網規模。2010年區域電網間電力交換能力達到3000萬千瓦。2020年除西藏外,形成結構更為堅強的全國互聯電網,區域電網間交換能力進一步提高,達到9000萬千瓦,基本實現全國資源優化配置。完善城鄉配電網結構,增強供電能力。加快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城網自動化水平和供電可靠性,滿足城鄉居民用電的需求。簡化農村電網電壓等級,進一步降低線損,從根本上解決農網電能損耗高、供電可靠性低、電能質量差的問題。完善縣城電網的功能、增強小城鎮電網的供電能力,擴大電網覆蓋面。
               3、提高效率、減少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積極采用先進技術,推廣使用高效發電機組;加快小火電機組關停退役;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機組效率。在熱、冷負荷比較集中或發展潛力較大的地區,因地制宜推廣熱電冷多聯供技術。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提高電力工業整體效率。
        應用領域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k

        1. <big id="qukbl"><nobr id="qukbl"></nobr></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