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聯網行業發展回顧與市場前景預測
發布時間:2020-08-07 瀏覽量:1379
物聯網是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泛在網絡的融合應用,將人與物、物與物連接起來的一種新的技術綜合,被稱為是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已成為當前世界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之一。近年來,物聯網產業是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的戰略定位已經非常清晰,所以世界各國在目前前景還不是非常明朗的情況下,紛紛投資于物聯網產業的發展。物聯網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發展領域。發展物聯網產業不僅是提高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提升社會信息化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成為各地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進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我國在芯片、通信協議、網絡管理、協同處理、智能計算等領域開展了多年技術攻關,已取得許多成果。在傳感器網絡接口、標識、安全、傳感器網絡與通信網融合、物聯網體系架構等方面相關技術標準的研究取得進展,成為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傳感器網絡標準工作組(WG7)的主導國之一。
從目前來看,安防、電力、交通行業的物聯網應用位居前列。中國的物聯網產業是全球物聯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正面臨著非常大的歷史發展機遇。2010年以來物聯網在中國市場快速發展,進一步拉動傳感器產品需求上漲。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在我國的市場規模最大,分別占到整個傳感器市場的21%、19%和14%;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流量傳感器、水平傳感器已表現出成熟市場的特征。未來五年國內傳感器市場年復合增長31%。汽車、物流、煤礦安監、安防、RFID標簽卡領域的傳感器市場增長較快。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物聯網行業發展回顧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5-2020年)》顯示,物聯網行業保持了高速發展態勢,但目前物聯網市場剛剛起步,物聯網的發展受到眾多制約,物聯網產業面臨的核心問題主要體現在幾方面:(1)缺乏有效的產業協同、沒有形成合力(2)商業模式不清晰,缺乏行業的統領者(3)標準不統一,導致物聯網產業整合困難
近年來,我國中央政府及各地方政府對物聯網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斷深入,“政策先行、技術主導、需求驅動”成為了我國物聯網發展的主要模式。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已經從2009年的1700多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6000多億元,預計,2015年物聯網規模將達到8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到2020年,物聯網產業規模要比信息互聯網大30倍,是典型的朝陽產業。
《中國物聯網行業發展回顧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5-2020年)》對物聯網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物聯網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物聯網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物聯網技術標準、物聯網市場規模、物聯網行業潛在問題與物聯網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物聯網行業投資價值、物聯網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物聯網行業投資決策者和物聯網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